2005年6月3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一纸一笔大战各路妖魔
法医徐志标的模拟画像世界
本报记者 朱兰英/文 王志浩/摄 通讯员 王星芳 徐奇杰  

  他琢磨赵本山和范伟的下巴为何长得不同,琢磨周华健的颧骨高还是不高,琢磨欧美人和韩国人鼻腔的大与小。他说,人的长相是有规律的。
    徐志标,杭州铁路公安处杭州站派出所副所长,我省为数不多的刑侦模拟画像专家之一。4年来,他进行模拟画像协助破案300余次,其中直接通过画像辨认破获的就有40余起。谁也不曾想到,毫无美术基础的徐志标当年拿起画笔,孤独地走上刑侦模拟画像之路后,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画虎画皮又画骨
    今年5月20日,永康市区高镇商业区金城路白天鹅宾馆的徐老板匆忙赶往杭州,请徐志标画像。一天前,徐老板4岁的女儿被入住宾馆的一名叫“陆元益”的旅客抱走,音讯全无。由于没有其他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画出一张长得像“陆元益”的画像,便成为徐老板寻找女儿的惟一希望。根据孩子的保姆和宾馆服务员的描述,徐志标花了1个小时完成了模拟画像,受害者家属连称“像,太像了!”目击者说像,并不能让徐志标兴奋起来,他要等待最终的破案结果,“就像一场考试,成绩单寄到的时候,我的心跳才会突然加速,到底像还是不像啊?”
    许多案件的破案结果,证实了徐志标的模拟画像才能。一名熟悉他的民警称赞说:“都说画虎画皮难画骨,可阿标不但能画皮,还能画出骨。”
    2004年11月28日,温州至杭州的5104次列车上发生一起特大麻醉抢劫案件。20来岁的何某在乘坐该次列车时,喝了一名陌生男子泡的绿茶,醒来后发现自己在杭州站附近的一录像厅里,随身携带的一只双肩包被抢。当晚,徐志标根据受害人的描述,对嫌疑人进行模拟画像。侦查人员拿着模拟画像从杭州站出站口的一接客人员处了解到,28日其曾介绍一男一女到始板桥直街的某旅馆去住,该男子与模拟画像上的人十分相像。此后,根据这一线索,破案民警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蒋某,他的相貌特征与模拟画像像极了。
    2003年10月底的一天早上,建德一名二年级的女生在回家路上被人强暴。专案组经过两天两夜的排查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于是请来徐志标帮忙。徐志标耐心地对受害女孩进行启发诱导,让她描绘出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模样。第二天,民警拿着模拟画像走访案发地附近的村民,马上有人反映在某村务工的兰溪人“傻龟”很像画像上的人。当月,潜逃的“傻龟”被抓获归案。
    
    从6本少年儿童美术丛书学起
    模拟画像并非画画那么简单,它需要综合运用美术学、解剖学、心理学、侦查学、法医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否则很难根据目击者模糊不清且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描述,准确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图像。1998年,在杭州铁路公安处当了几年法医的徐志标由此认为,专业特长有助于自己进行模拟画像。
    同时,模拟画像又是根据目击者的记忆性陈述来刻画犯罪嫌疑人相貌特征的一门技术,因此画像操作者的造型能力(主要是素描技艺)将直接关系到画像的效果。于是,毫无美术基础的他偷偷地买了6本少年儿童美术丛书,开始在单身宿舍里练习素描。他的第一幅素描作品是一个碗,很失败。但正是这只“碗”,激发了徐志标要将模拟画像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徐志标背着画夹到公园、西湖边找人画肖像,从天亮画到天黑。刚开始,听到的埋怨远远多于赞扬,一名小伙子曾讽刺道:“我讲的明明是个年轻人,你怎么画出了一个老头子。”
    除了苦练素描,他更多的时间是在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仔细琢磨和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人的长相差异,观察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的言谈举止和外形穿着特征,尔后凭记忆默写。平时看到电视上有趣的演员,他也会立刻画下来,那段时间徐志标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就这样,他的人物默写能力逐步提高,为模拟画像打下了最初的基本功。
    2000年5月27日,徐志标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当天,在金华铁路医院外科病房发生了一起万元拎包案,多名护士、医生反映,一个50来岁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办案人员试着让徐志标进行模拟画像,这是徐志标第一次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画像画好后,他心里并没底。可喜的是侦查人员拿着画像很快在情报资料库中甄别出了重点对象冯根土,并于3天后将嫌疑人抓获。
    “现在回头看那幅画像,成功大部分靠的是运气。”可这次碰“运气”碰出的成功让他坚定了攻克模拟画像技术的信心,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命运之手把他推向了用画笔破案的世界中。
    
    目击者说什么不能就画什么
    在刑侦领域,模拟画像这一侦查手段分电脑组件、拼图和手工画三类。与手工画像相比,电脑和拼图所组合出来的人像会显得死板而机械,因为人的长相有鲜明的个性,同样一张脸,大学生和流浪者给人的感觉会截然不同。这就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手工模拟画像这一古老的刑侦技术还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奥妙所在。
    徐志标说,在他所接触的当事人中,几乎有90%的人不能具体说出对方的长相,有时甚至会作出完全相反的描述,比如许多当事人会说“这个人长得一脸凶相”,实际上却长得文质彬彬。这就要求模拟像制作者要善于与人沟通,充分唤起其深层次的记忆,同时绝不能“你说什么我就画什么”。
    徐志标吃过“你说什么,我就画什么”的亏。但几次失败
    后,他悟出了道理,他意识到目击者的描述是受年龄、性别、环境、接触时间及心理状态等主客观因素制约的,他所描述的对象特征不一定真的有,他没有描述的对象特征不一定真的没有,目击者不可能提供很详细的犯罪分子的相貌特征,他所提供的只是他所感受到的瞬间印象,是零碎的、模糊的、不具体的和感性的。作为模拟画像操作者,不能“你说什么我就画什么”,必须进行思考和整理,把它提升到清晰的具体的理性层次,只有这样作出的画像才更逼真。
    有了理论深度的探索和思考,徐志标的模拟画像技术取得了明显的长进,连续攻破几个大案。他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各地警方纷纷邀请他去协助破案。2002年,他入选公安部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2003年,他获得上海铁路公安局侦查破案能手称号;2004年,他被公安部宣传局中国警务报道电视栏目评为十大“2004年中国最让人感动人民警察”之一。
    
    他想出一本有趣的书
    从一名法医到模拟画像的专门人才,徐志标的路走得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孤独。古老的模拟画像,既被广泛应用又不成熟;既被人熟知又存在较多误区,至今依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学科。在我国的公安专业院校,学生们不能学到成熟的模拟画像理论和技术,而且在刑侦工作中,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少之又少。
    在忙于案件的同时,徐志标对模拟画像理论进行过思考、创新和超越。他写的论文《模拟画像与法医人类学等学科的关系》在有关杂志上发表。他说,他还想出一本书,他说这本书应该有趣而有深度,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一行,“现在只是个良好开端,更长的路在后头”。
    正要结束采访时,一位女士又慕名而来,她说,丈夫的奶奶去世10多年,家里的人非常想念,可惜奶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她是来请徐志标帮他们家画幅奶奶的画像的。
    徐志标一口答应了。除了定格犯罪分子的面孔,他还一直在帮助那些思念亲人的人们,用画笔寄托他们的思念。